2013年3月22日星期五

从奶米粉事件看香港自由度的倒退

 
 
究竟米粉是不是等于奶粉?香港海关在3月15日给出了一个令世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就在这个内地的"消费者权益日"当天,香港海关扣押了从南京赴港旅游的黄小姐,指控她违反港府当月开始实施的"禁奶令":即每位从香港出关的游客只能携带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的配方奶粉出境。而黄小姐当天除了携带两罐奶粉外,还带了两罐奶米粉。
 
香港海关人员扣押黄小姐的时候犹豫了一下,据黄小姐说,海关人员不确定是不是多带了奶米粉也算是违法,但最终按"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把黄小姐扣留了。令黄小姐觉得更冤的是,她因为怕违反这一条例,进港前还特意跟入关检查的香港海关的人员咨询过,是否带米奶粉不违法,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才敢多买了两罐米奶粉。
 
暂且放开黄小姐的案例不说。我们来看看香港这个无厘头的政策是如何出台的?
 
实际上这个政策是梁振英政府于3月1日刚刚实施。港府在2月22日刊宪,修改了《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决定从3月1日起,建议规定除非获工业贸易署发出许可证,否则禁止从香港输出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包括奶粉或豆奶粉的配方粉,规例227日交立法会,31日生效。
 
梁振英出台这个政策的原因是太多"水客一族"将香港的奶粉带到深圳倒卖,也有不少来香港旅游的内地游客买了许多奶粉到内地。这导致香港部分地区的某些品牌的奶粉严重缺货,一些港人开始要求政府出台政策予以限制。
 
港府在出台上述辣招之前,已经出台了一些限制水客的措施,包括限制水客携带行李的尺寸以及加强检查等,并同时为香港当地家庭设立中央订购奶粉热线,但是收效不大,最终令梁振英出台了这个政策。
 
香港的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在解释这一条例的时候说,(2013年)农历年前推出的一系列与奶粉供应相关的措施(已经)收(到成)效,但长远仍有必要修例,并认为不会影响自由贸易。他特别说明,从事正式出进口的公司可以申请出口证,但会集中在有正式进口再转口的公司,而非适用于个人携带奶粉。而因应个人自用需要,香港的父母可能会带幼儿到内地旅行,所以当局建议每名16岁以上人士可带不超过1.8公斤奶粉,即大概两罐。考虑到不希望小朋友被卷入带水货行动,故不容许16以下人士携带奶粉。
 

从香港官员的上述解释中,不难看到,越来越多的水客族从香港带奶粉,已经令港府官员备受压力,终于要祭出每个成本不得携带超过2罐奶粉的"限奶令"。而官僚们的长官意志明显也影响到了底层的海关工作人员,因此有人宁可错杀,也不肯遗漏,最终酿成了因为两罐米粉而扣押内地黄小姐的无厘头闹剧。
 
香港政府急急忙忙出台限奶令,实际上是一个"多输"的政策。
 
为什么说是多输呢?
 
应该打击的是囤货商
 
 
第一输,港府此举打偏了方向。
 
其实港府本应该是打击那些屯货的供应商,但这次的政策却是打偏了,而且偏得厉害。从目前来看,最受打击的是那些需要香港奶粉的内地同胞,还有那些靠携带奶粉过境赚取生活费的香港底层人士。
 

这里补充一点背景资料。香港本地基本上是不生产奶粉的,主要的奶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法国及日本等地。而这些地方出口至香港的奶粉跟出口到中国内地的奶粉,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内容,只不过自从三聚氰胺恐慌之后,不少内地消费者对内地上架的所有奶粉都失去了信心,连这些挂着洋招牌的洋奶粉,只要打上了简体字,身价也低过从香港直接买回来的同牌子的奶粉――这是实际情况,是香港的调查记者做过详细调查之后发生的,具体的奶粉品牌就不提了,免得读者误以为本栏在这里做广告。
 
好了,作为自由港,香港是外国商家的出口乐土,那为什么香港还会缺奶粉?其实这也是一个伪命题――香港从整体上看,实际上并不缺奶粉,只是在个别水货客常去的地区(如上水,旺角等地),有某些内地人普遍喜欢用的牌子有缺货的情况。实际上,在笔者居住的港岛区,一直就没有缺奶粉的情况出现过。楼下的街市上还不时有某内地人喜欢的奶粉品牌在做促销,买两罐就送玩具或是其他生活用品。
 
至于部分品牌的奶粉,之所以会短缺,除了内地游客和水货客的原因,更主要还在于供应商有意无意地将上述品牌的货物更多地分配至深圳的内地进口商。
 
大家知道,在香港,奶粉一般在超市、杂货店和药店里销售。香港的记者不久前调查发现,有香港的超市会直接将内地人喜欢的品牌的奶粉送至距离深圳关口十五分钟车程的湖贝路,而深圳不少港货店都在这里入货,美赞臣、美素佳儿、惠氏等内地大热的奶粉在那儿一应俱全,货量比香港还充足。不同的是,在香港零售价$294港币的美赞臣A+1,在那儿却是是$342,如果再卖到深圳市内,港版的美赞臣A+1的零售价则会被抬高至$405。
 
另一方面,香港的药店大多深入社区,因此也成为港人买奶粉的主要场所之一,但这里的东主大吐苦水说,近期水货客抢货,但奶粉商明知情况,却根本不给药房增加供货!他们向奶粉商多次提出要求,但均未能有效提高进货量。
 
药店商人解释说,近几年来,农历年前抢货,农历年后奶粉商加价,已经成为一个固定模式,而加价之后,通常奶粉商给药店的货源又会变得充足。所以,实际上香港出现个别品牌的奶粉荒,除了内地游客和水货客之外,奶粉商囤货才是最主要的原因。香港一些药店更透露,在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春节前夕两度约见香港几大奶粉商,要求稳定供货量后,奶粉商仍然没有实质行动。
 
第二输,港府并没有赢得香港市民的普遍支持。从香港的海关公布的数据来看,被捕的200多人中,绝大部分是港人。没有住在香港的人可能有所不知,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每天冒险带着奶粉出境去深圳赚钱?其实大部分是香港的贫下阶层。那些在背后指挥的走私商人,是不会现身的。那些底层人士每携带一罐奶粉,只能收到10-15港元,算成人民币不过8到12元钱,就算一天跑五趟下来,也不过赚40-60元钱,这些钱,在香港其实也就只靠吃两餐快餐,如果是在中环,甚至还不够吃一餐饭的价钱。
 

而这次的限奶令,最高罚款可以高达50万,而且可以判刑2年。这是何等的严厉?!也就是说,那些替水货商人携带货物的底层人士,可能赚一天吃饭的钱,就得到牢里吃两年的饭,另外或许还要赔上50万港币的罚款!当然,港府说了,那是最高刑罚,一般不会针对普通的携带者。但是谁又能保证,在今天民粹之风盛行的香港,法官不会出现错判?上述酷刑甚至连一些香港本地评论员都看不过眼,直斥港府把携带奶粉当作走私白粉,甚至判刑比走私白粉还严重。

香港自由精神倒退背后
 
第三输,港府限奶令实质上是违背了一直以来所奉行的"不干预市场"的精神,而这一做法一直是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吸引众外商之处,也是香港自由港得以延续的基础。笔者认为,限奶令对香港最大的伤害,可能莫过于沉重打击了外界对于香港自由港的诚信。
 
今天,港府可以为了挽救个别政客的民望而推行一些民粹措施,他日,谁能保证政客们不会为了其他的事由而打击正常的商业和投资活动?
 
拿限奶令来说,香港并非奶粉的原产地,只不过是中转站而已。在香港购买奶粉,不管量多量少,本质应该是自由港的市场行为,不能成为犯罪的理据。如果要限制购奶粉,为何港府不限制内地人来买LV或是其他名牌?
 
当然,有支持港府的人说奶粉是特殊的商品,因此有必要限制――这些人又错了,且不说香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缺乏奶粉供应(这一点香港媒体已经有大量调查内容为证),即使是那些水货客威胁到了香港本地的奶粉,在一个讲文明、法治的地区,港府也应该采用适当的手段,经过立法会咨询之后再推行这一政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先执行,再寻求立法会支持。最差,至少在香港的海关口岸,也应该有提醒内地游客的宣传册或是明显标识吧?如果这些都做不到,也不应该把奶米粉也纳入禁止携带的货品行列吧?
 
表面上看,南京黄小姐是受害于香港海关人员,实质上,她是港府政策民粹化的牺牲品。如果再往深层了看,梁振英限制内地游客携带奶粉似乎是为了香港民众着想,但是如果剖析更深层的原因,实际上是自他自上台以来,因为自身房屋的违章建筑等问题影响到其个人诚信,使得其民望不断下跌,他急需一两个政策能挽回香港民心。但香港社会近年来因为经济衰退、房价泡沫等,令民生问题不断被政客放大,使得民众对于梁振英越来越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