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3日星期日

“查册风波”显示香港信息披露机制倒退



最近跟“熊咬狼事件”同期惹港人关注的是公司查册立法的修订案。

事源港府正在修改的《公司条例》,这个法例主体在2012年7 月获立法会通过,而其中13 条附例将从2013年2 月起分批提交立会,港府的目标是今年7 月前完成立法。这13条附例中,有一个涉及公司董事资料的修改,提及以后只有公职人员及公共机构、清盘人、接管人及破产案受托人等,才可以在履行职责时进行查册,索取有关公司的董事身份信息资料。

目前公众可以通过查册了解香港注册公司的董事身份,甚至身份证号码,这个信息披露在信用社会非常有用,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公司的真正管理层是哪些人(包括他们的身份证号码、住址信息等),如果再配合其他公开信息渠道,则可以将某些董事的个人身家及商业利益相关的信息勾画出来(如配合地政署的住房交易资料可以了解这些董事的持有物业情况)。

查册到底有哪些作用?我这里综合香港媒体的信息整理如下:

——反洗黑钱及资产转移,公开资料有助于监察洗黑钱活动及增加董事的责任感(银行公会代表称);

——追查恶意拖欠员工薪酬的不良雇主。如果不能查册,将无法了解那些拖欠员工薪水的雇主的真实身份;劳工团体针对雇主恶意破产来逃避欠薪行为时,往往需要通过查册了解这些雇主的其他物业资产,从而为那些受害员工讨薪(职工盟总干事蒙兆达);

——防止上市公司进行侵占小股东的关联交易。传媒、公众及投资者可透过查册,追查上市公司披露的交易对手是否真的“独立第三方”。可能一千宗交易最终只有几宗被查出有蹊跷,但最重要是带来阻吓,令大股东不敢肆无忌惮;

——防止或是恫吓商业诈骗:这一点对中小企业特别重要,因为他们资源少,很多时候只能通过查册来了解潜在合作方的信用情况。例如,如果有人自称“李嘉诚”,再开一家香港公司做生意,如果公众不能查册,了解此人的地址及身份证号码,如何才能核实他是长实主席李嘉诚,还是某个想招摇撞骗的骗子?

又比如,目前香港买楼都需要通过律师及中介查上一手业主的信息,以及这个楼盘是否涉及未了的官司或是产权存在问题,如果不能查册,有可能让那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

从上面来看,“查册”对于传媒及调查机构了解公司董事及主管的身份很有帮助。

当然,不想被公众了解身份的某些商界或是政界人物觉得这是一个潜在的风险,所以上述港府的修改获得代表大财团的商界组织的赞成。不过,其实香港的大律师公会及香港律师会早前已经提交文件指出,并没有迹象显示,查册行为会造成滥用信息,并对公司董事造成滋扰。

所以港府说限制查册是维护董事的隐私,这一点被外界炮轰无厘头。有人公开要求,政府披露过往董事对查册行为“投诉”的案例统计,但是港府根本拿不出来——坦率地说,那些没有问题的董事,根本不用怕被人查;被人查出有问题的,哪还敢去投诉谁啊?!

香港传媒更担心,这样做不仅阻碍信息披露的公开透明,不利于“揭黑”,更有可能是香港陷入自由倒退的序幕。有鉴于此,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麦燕庭公开批评港府有关条例削弱市民的知情权,而且指责港府从来没有咨询过新闻界便出此修订,与申诉专员公署研究的《资讯自由法》精神相违背。她暗示,如果政府强行通过,记协也最终会提出司法覆核。

在压力之下,港府开始对传媒有一点退让,说允许传媒查册。但是麦燕庭不收货,因为她担心,港府会在“传媒”的身份界定上做文章,最终使得只有被港府认定为是“传媒”的才能查册,所以她呼吁要维持现有查册制度。

香港民间对于港府这种信息披露机制的倒退大喝倒彩!港人甚至认为这是港府为中国内地贪官提供洗黑钱的通道(这个我倒不这么绝对认为,内地贪官真的要隐藏财富,可能还是选择其他国家更安全更具隐蔽性);还有一种说法是梁振英和他手下主要干将之一的陈茂波接连被查出违章建筑,跟公司查册有关,其实这种看法也有点偏了,从公司条例的修改时间来看,那时候梁振英还未必就能上台,从整个修订流程来看,这次修改可能更主要是反映了香港商界的意见。

不过港府收紧“查册”措施在我看来,的确是不明智之举。多余的不说了,至少说明港府当权者已经脱离民众,离自由经济越来越远。CY一直希望推行“大政府”,引导经济。但从港府干预“查册”来看,所谓“大政府”只是外表,实质是走回内地官场的干预路子,这对香港长远来说不是好事。
在外界压力下,2013年2月2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教授接受电视台采访时态度出现软化,他说,有关公司条例的查册方法,目前还是在探讨阶段,当局对此持开放态度,希望达到维持私隐及知情权的平衡,同时可以回应公众的顾虑。至于董事资料查册的相关附例修订,可以安排在5月的最后一批附例上立法会,所以有时间研究。

不管怎么样,港府这个行为本身,已经显示香港的经济自由度正在倒退。只是很可惜这次陈家强教授又当炮灰了。

香港人一直说陈教授是“傻强”(无间道里的黑道马仔,人很仗义但不得志,只是做黑帮大佬的走卒)。这真不好说,这个从象牙塔里出来的(当年科大商学院院长)财务学教授,何尝不知道信息披露对于提升公司管治,进而提升经济效率的作用,可惜屁股决定脑袋,从在其位谋其政角度来说,他的行为举止是可以理解的。或许等有朝一日他从港府退出,我们有机会听到他自己个人的一些自由派观点。
过往被香港传媒通过查册方式披露的丑闻或是涉及公众利益的新闻包括:
——香港发展局长陈茂波的劏房丑闻;
——区议会种票疑云;
——天价豪宅的买家身份;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