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英国统治期有没有推动民主制度?
华盛顿—
香港在1841年鸦片战争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两年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颁布了《香港殖民地宪章》,以作为香港法律的基本依据。香港的行政首脑是英国任命的总督,立法机构则是由官方委任的香港立法局。1884年,当局任命了第一位华人议员,也就是后来成为清末民初著名外交家的伍廷芳。在英国统治的头一百年间,香港没有出现过有影响的政治改革风潮。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月30日,英国宣布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3年零8个月前香港沦陷时成为日军战俘的香港总督杨慕琪(Sir Mark Young)第二年5月重新上任。这位出生在英属印度的剑桥毕业生终生在大英日不落帝国的各个殖民地任职,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41年9月,杨慕琪接任香港总督,三个多月后就被俘。在三年多的关押期间,他受到了日军的残酷折磨,也亲身地体会到殖民地人民的痛苦。
回到港督任上之后,杨慕琪在1946年8月推出了历史性的政治改革计划,希望能够给予香港人更多的自治权力。他的计划中包括建立一个包括30人的市议会,华人与英国人各占一半。三分之二的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三分之一委任。市议会的权力很有限,只能管理如消防、康乐场地、车辆牌照这类具体的市政方针。
这份被称作《杨慕琪计划》的方案尽管并非激进,但是在没有民主传统的香港,各界很难就改革达成共识。正值此时,中国大陆内战激烈,大批难民涌入香港,政治改革的方案不再是当务之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英国于1950年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毛泽东与周恩来决定,对香港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不马上收回香港,同时也反对英国人给香港人更多的自治权。1952年,英国宣布,不会在香港推行大规模的政治改革。拖延了数年的《杨慕琪计划》就此告吹。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这期间,英国人在亚洲的殖民地中推动了各种政治改革计划,各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也风起云涌。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锡兰(今日的斯里兰卡)等国家都纷纷通过普选与公投的方式获得独立。而香港在这期间却没有任何动静,这与中国的政策有直接的关系。
英国外交部的档案中,记载了1958年1月30日中国总理周恩来会见英国代表团时向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转达的话:“如今英国和香港政府中有人阴谋将香港变成新加坡那样的自治领。希望麦克米伦明白,中国会将任何令香港变成自治领的做法视之为不友善的举动。中国希望香港今日的殖民地地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中国政府最担心的是,香港人一旦享有民主权利,便会成为一个自治的地区,进而像新加坡那样脱离英国独立。当时的香港居民中,有大批在内战、土改时期逃离大陆的难民,后来在三年大饥荒时期,又有数以十万计的大陆人冒死逃到香港。他们如果手中有选票,绝对不会选择回归到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
在五、六十年代冷战期间,香港成为各种国际政治势力出没的都会,出现了数次大规模的政治风潮,包括1956年因庆祝中华民国双十国庆而出现的大规模骚乱以及1967年受文革风潮波及的六七暴动。港英政府在1970年代进行了许多政治改革,立法局的成员从原来的十八人增加到1980年的五十人。大批华人进入政府管理层。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保证了政治的廉洁与清明。香港在这期间经济起飞,跻身于“亚洲四小龙”的行列。
到了八十年代,中英之间在1898年签署的条约即将在1997年届满,回归中国成为一个现实的议题。当时香港人将回归称之为“九七大限”,人心开始恐慌。面对这种情况,香港政府也开始研究如何赋予香港人更多的政治权利,以通过更多的“港人治港”的方式来为回归后保障香港的稳定铺平道路。
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她对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将主权与治权分离的方案。也就是说,中国可以收回主权,而英国人依然保留管理香港的权力。这个提议被邓小平一口拒绝了。邓小平说,未来要实行的是“高度自治,港人治港”。1984年12月,中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代表中方、英国首相撒切尔代表英方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协定中阐明了回归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原则,保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1990年4月,中国人大颁布《香港基本法》。
而在香港这方面,英国人也在加紧推动香港的民主化。1984年7月18日,香港政府发布《代议政制绿皮书》,建议尽快开始香港立法局的选举。次年,选举以间接的方式举行,也就是有24名议员分别由选举团和功能组来选出。此后,香港的民主派人士开展了要求直选的运动。1991年,香港第一次进行部分议席的直选,56名议员中有18人直接由选区的公民选出。
越是接近回归,港人中民主与直选的呼声越高。1992年,彭定康接任港督,为回归作准备。他很快就推出了政治改革方案,准备在回归之前更多地扩大直选范围,增加港人的民主权利。方案中包括将行政与立法两个部门分开,让行政部门成为一个非政党型的机构,推动精英治港。而立法局的选举中设立了九个新的功能界别,也就是所谓“新九组”:渔农、矿产、能源及建造界,纺织及制衣界,制造界,进出口界,批发及零售界,酒店及饮食界,运输及通讯界,金融保险地产及商业服务界,公共、社会及个人服务界。代表新九组的议员都是每个行业的在职人士一人一票直选出来的。1995年的立法局成为香港有史以来第一届完全由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
对于彭定康的政改,中国政府大为恼火。当时的港澳办主任鲁平直斥彭定康为“千古罪人”。原来北京承诺,1995年选出的立法局会“乘坐直通车”变身成为香港行政特区的立法机构。但后来宣布选举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于是另起炉灶成立了一个临时立法会。而香港政府则针锋相对地将临时立法会宣布为非法组织。所以在97回归之前,这个临时立法会的成员都必须到深圳去开会。在回归之后,临时立法会变成正式的立法机构。在回归当天的凌晨,新的立法会开会,恢复了一批已经被废除的法律,也取消了一批已经通过的法律。在恢复的法律中,包括限制公民自由的《公安条例》和《社团条例》,在取消的法案中,包括《香港人权法案条例》和《工会集体谈判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